//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 Wed, 10 Jul 2024 05:30:19 +0800 Joomla! - Open Source Content Management zh-cn 揭秘家庭教育的10个真相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jie-mi-jia-ting-jiao-yu-de10ge-zhen-xiang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jie-mi-jia-ting-jiao-yu-de10ge-zhen-xiang


作者:田冉 著          定价:4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26-9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适合人群:广大读者


【编辑推荐】

在家庭中遇到教育问题,

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不是“怎么办”,

而是“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探究问题成因的基础逻辑之一。

当问题的成因“曝光”时,

原本看起来复杂的问题,

解决起来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

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孩子的感知力,

使他能够感受到环境标准以及与环境互动的标准,

从而让他的行为输出与环境相匹配。

……

要求产生对抗,限制形成渴望。

追求美好、远离痛苦是孩子的本能。

了解孩子情绪驱动力的存在,打破思维束缚,

才能真正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这也许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重大真相!


【内容简介】

家庭教育是一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拉锯战,尤其是具体到很多教养实践的时候。常见的情况是,家长的控制和孩子的对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家长的控制来得越严重,孩子的对抗便来得越猛烈。很多家长和孩子神仙这种泥淖不可自拔,由此教养中的很多问题便得不到解决,很多事情家长越希望怎样偏偏往往越是事与愿违。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得常态。

本书作者通过我们担心的教育问题不一定真有问题、看孩子的视角不同,我们的焦虑便不同、孩子也是趋利避害,懂得这一点让我们更轻松、亲子关系越拧巴,家庭教育越事与愿违、孩子喜不喜欢写作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孩子心态越好,学习效率越高、孩子是否专注取决于内在情绪的成熟度、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可能取决于他的相关认知、孩子“知道”与“做到”之间缺少的是自律、你的“对错观”解决不了孩子的“对”与“错”、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家校沟通的质量等11个切入点入手,力图从方法论上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陷阱,揭秘一些家庭教育中的表面上看很普通很多人却无法深入其中理解的教育真相。但愿本书能真正扭转很多家长的教养思路,帮助广大家长解决很多教养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

田冉,革特教育创始人。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帮助众多家庭解决教育难题。致力于用艺术的形态做教育,以教育的心态做教学。


【目录】

真相1:我们担心的教育问题不一定真有问题

002 很多所谓家教问题其实并不存在

005 解决问题的步骤一:判断问题是否真正存在

007 解决问题的步骤二:还原问题的真正成因

011 解决问题的步骤三:真正解决问题

 

真相2:看孩子的视角不同,我们的解读各不相同

020 看问题的三个基本视角

026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爱玩手机是怎么回事

029 教育真相的还原:功课要不要提前学

035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我家孩子老打退堂鼓

 

真相3:孩子也是趋利避害的,懂得这一点让我们更轻松

044 基于人的本能培养孩子的优质行为

045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习惯性撒谎该怎么办

055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不遵守承诺该怎么办

065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太自私怎么办

 

真相4:亲子关系越拧巴,家庭教育的效果越事与愿违

074 家长眼里的“事与愿违”是如何发生的

076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孩子会有对抗情绪

084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090 教育真相的还原:跟孩子“反”着来,事情能不能扳“正”

 

真相5:孩子喜不喜欢写作业,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100 没有孩子喜欢写作业

101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写作业总是磨蹭怎么办

109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孩子认为作业是为家长而写

116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为什么排斥学习和写作业

 

真相6:孩子心态越好,学习效率越高

124 决定孩子做事高效与否的核心是什么

127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孩子“有用的”学不会, “没用的”学得快

132 教育真相的还原:“菜鸟”学生如何逆袭

 

真相7:孩子是否专注取决于他对事物的态度

140 到底什么是专注力

142 教育真相的还原:专注力不好是一种病吗

145 教育真相的还原:让多动的孩子静下来就可以解决问题吗

147 教育真相的还原:不认真写作业就是缺乏专注力吗

152 教育真相的还原:让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秘诀是什么

 

真相8:孩子“知道”与“做到”之间缺少的是行为逻辑

158 孩子明明知道,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160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

166 教育真相的还原:如何让孩子“做到”的秘密

173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说让孩子“做到”不可操之过急

182 教育真相的还原:如何让孩子的优秀不再靠概率

 

真相9:你的“对错观”解决不了孩子的“对”与“错”

186 常见的三大教育困惑

187 教育真相的还原:“讲道理”为什么没有用

195 教育真相的还原: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204 教育真相的还原:“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优秀

 

真相10: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家校沟通的质量

214 老师反馈孩子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吗

216 教育真相的还原:孩子课上小动作不断该怎么办

219 教育真相的还原:跟老师沟通会有很多顾虑,该如何调整

222 教育真相的还原:经常向老师询问孩子在校表现的做法是否可取

]]>
家庭教育 Fri, 14 Jun 2024 10:24:54 +0800
防走失,防诱拐,防性侵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fang-zou-shi-fang-you-guai-fang-xing-qin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fang-zou-shi-fang-you-guai-fang-xing-qin


作者:[日}清永奈穂          定价:4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277-4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适合人群:6-12岁学生及家长


【编辑推荐】

  • 日本安全教育专家清永奈穂写给孩子的安全自救自护地图
  • 每个孩子入学前都需要掌握的安全第一课
  • 抓住安全教育中的痛点问题,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地点,发现危险人物,面对危险快速逃脱,提高安全基础能力
  • 适合亲子共读,家长带领孩子共同绘制“散步地图”,学习危险自救自护的方法
  • 模拟各种真实场景,让孩子在练习中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 手绘漫画轻松有趣,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孩子阅读主动性

【内容简介】

孩子独自出门时的安全,成为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如何锻炼孩子独立外出的能力?如何保证孩子独自上学和放学时的安全?本书作者日本安全教育专家清永奈穂通过大丈夫田一家的故事,向家长介绍了如何绘制上下学的“散步地图”,如何识别危险的人、危险的场所,以及感觉害怕时如何逃开等问题,通过实际演练,让孩子了解可能遇到的危险,从而提高安全基础能力。


【作者简介】

清永奈穂日本NPO法人体验型安全教育支援机构代表理事。2000年创立STEP综合研究所。从事在犯罪、欺凌、灾害中保护生命的研究,同时担任大学的研究员,并为政府等机构工作。在各地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进行体验式的安全教育。著有《守护幼儿园·守护孩子》《从犯罪中保护孩子安全的科学》《危险中的自我保护 学校·上学路·游乐场·家》等书籍。


【目录】

第1章 安全地图

上小学一年级需要具备的“安全基础能力”

来制作“散步地图”吧

散步地图①

本 章 总 结

 

第2章 危险的地点

安全又安心的上学路从问好开始

问好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

散步地图②

危险的事情在哪儿都会发生

专栏1

识别危险的地点需要“向日葵法则”

只要一瞬间,危险就会发生

散步地图③

问题① 根据“向日葵法则”,来找找危险的地点吧!

问题② 哪个更安全?

注意夜晚昏暗的地方

问题③ 在夜晚,走哪边是安全的?

本 章 总 结

专栏2

 

第3章 危险的人

所谓危险的人,是怎样的人?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好人,是安全的人。危险的人很少,甚至十万人里才有一个

如何辨别危险的人?

问题④ 有辆车停在那里。你能说出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吗?

奇怪的人—可疑的人—危险的人

识别可疑的人的特征需要“蜂蜜法则”

问题⑤ 哪个人和公园的氛围格格不入?

问题⑥ 在傍晚的公园里,哪个孩子更容易被危险的人盯上?

如果被这样搭话,要怎么回答?

问题⑦ 如果被陌生人搭话,该怎么回答?

问题⑧ 如果有人在车里和你搭话,该怎么回答?

本 章 总 结

专栏3

 

第4章 容易发生危险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发生危险

问题⑨ 哪个孩子容易被危险的人盯上?

容易被盯上的孩子的9个特征

问题⑩ 放学路上,哪个孩子容易被坏人盯上?

漫不经心、迷迷糊糊也没关系!安全教育要从“安全基础能力”开始

本 章 总 结

 

第5章 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

遭遇危险时,该怎么办呢?

防止孩子遭到侵害的3个练习

危险的人是如何接近孩子的?

20米有多长?

6米有多长?

跑20米试试吧

自我保护的10个练习

从小开始培养走路的力量吧

问题 k 大声喊的同时,还应该做什么?

问题 l 如果手腕被抓住该怎么做?

问题 m 被人追赶的时候,冲进哪户人家比较好?

问题 n 当危险的人在靠近,距离多远的时候就应该逃走?

本 章 总 结

 

第6章 被伤害了,怎么办?

创造一个孩子愿意沟通的氛围

倾听孩子们的话

本 章 总 结

最后要告诉家长们的事情

答 案

“守护我们的安全”对照表

后 记

]]>
家庭教育 Fri, 14 Jun 2024 10:17:06 +0800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ru-he-rang-hai-zi-yuan-li-xiao-yuan-qi-ling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ru-he-rang-hai-zi-yuan-li-xiao-yuan-qi-ling


作者:白璐 [荷]桑德琳 杨湃 著          定价:5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245-3         出版日期:2024年5月          适合人群:广大读者


【编辑推荐】

谨以此书献给对一下问题有所困惑的父母:

  • 什么是校园欺凌?
  • 校园欺凌的形式都有哪些?
  •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
  •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
  •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欺凌别人?
  • 孩子亲眼看到有人遭遇了欺凌很害怕,父母该怎么办?
  • 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该怎么办?
  • 如何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商高、情绪稳定、懂得共情且具备必备的社交技能的孩子,从而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另外,本书还将告诉家长如何从家长的角度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还孩子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内容简介】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会对“受伤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会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更是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在书中,三位作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德育管理经验,围绕校园欺凌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极具方法论意义的论述。


【作者简介】

白璐,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双硕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性社会学学士。性心理专家,性教育专家。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荷性教育专家师资培训项目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以及家庭性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能获得积极、有效的性教育,帮助广大父母培养出一个性健康、性安全的孩子。曾出版《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用书》《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等。先后于出版《和孩子谈谈性》《0-6岁孩子的性教育》《6-12岁孩子的性教育》《青春期男孩身心成长指南》《青春期女孩身心成长指南》等书。

桑德琳,著名心理学家和性学家。她是性健康和性教育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她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儿童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和性学硕士学位。作为格罗宁根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开展了一个关于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健康影响的博士研究项目。她是一名畅销书的作者,她出版了很多书籍,这些书面向家长、教师、儿童和年轻人。现在荷兰的很多年轻人都是从小读着她的性教育书籍长大的。现如今,她的书在荷兰仍然很有名。她关于儿童性教育的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不久也将被翻译成中文。她是荷兰小学性教育国家课程的开发者。她现在是一名独立国际顾问。她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积极从事全面性教育的培训工作,在自己的私人诊所担任性咨询专家,并教会许多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自2008年以来,她是世卫组织欧洲专家组成员,该专家组制定了欧洲性教育标准。自2008年以来,她定期在中国开展工作,包括担任大学讲师,开展教师和家长培训,并在多个促进儿童和青少年性健康的组织担任顾问工作。

杨湃,中国性学会委员、北京性教育研究会委员、中国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荷减少校园内基于性别的欺凌项目负责人,安全和谐校园课程项目负责人、联合撰写人;2012年起至今长期关注儿童及青少年性教育、性多元的接纳与包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等相关议题,为在校教师、心理行业从业者、社工、NGO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性教育相关内容的培训与信息技术支持。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校园欺凌

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校园欺凌/002

校园欺凌面面观/006

校园欺凌发生率越来越高的原因/008

研究本身的原因/008

社会原因/009

家庭原因/009

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010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影响/012

从家庭教育层面入手,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014

【家长作业】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020

 

第二章 什么是校园欺凌

欺凌者和受害者/022

什么是欺凌/023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重复发生的/030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欺凌者的故意行为/031

权力不平等也不是绝对标准/033

欺凌行为一定是带有攻击性的行为/034

谁能判定一种行为是不是欺凌行为/035

不同种类的欺凌行为/038

“欺凌行为”与“开玩笑”的区别/050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或成为欺凌者/052

【家长作业】试着了解孩子理解的欺凌是怎样的/057

 

第三章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

孩子可能遭遇了校园欺凌的信号/060

信号一:身上常有无法解释的创伤/063

信号二:衣物、书本、文具、电子产品、配饰等经常损坏或丢失/064

信号三:常有身体不适,频繁头痛、胃痛或经常假装生病/064

信号四:饮食习惯或别的生活习惯突然发生了改变/065

信号五:经常失眠或做噩梦/067

信号六:成绩下滑、学习兴趣下降甚至经常逃学/067

信号七:突然与好朋友断交或是极力回避社交场合/068

信号八:自尊心受伤、感觉很无助/069

信号九:有自我伤害的行为/070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欺凌的信号/072

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我们怎么办/075

步骤一:先和孩子好好聊聊他受了欺凌这件事/075

步骤二:共情孩子的感受/076

步骤三:问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077

步骤四:支持孩子自己寻找解决方案/077

步骤五: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再出面/078

【家长作业】你是怎么处理校园欺凌的/078

 

第四章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

更容易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的特质/080

特质一:偏离同伴规范/081

特质二:缺乏社交技能/084

特质三:缺乏自信/088

特质四:缺乏合作的能力/090

特质五:精神问题/093

善于应对校园欺凌的孩子是什么样的/094

【家长作业】你家孩子的性格特质是怎样的/097

 

第五章 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人格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人格发展/102

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105

专制型教养方式(太严厉)/105

放任型教养方式(溺爱)/106

支持型教养方式(恰到好处)/106

更现代的家庭教养方式/107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108

积极养育型教养方式/108

自恋型教养方式/108

鼓励型教养方式/109

过度养育型教养方式/109

无情控制型教养方式/110

简单养育型教养方式/110

“有毒”的教养方式/111

海豚式教养方式与老虎式教养方式/112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113

忽视型家长/114

压抑型家长/115

放任型家长/116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116

【家长作业】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118

 

第六章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126

如何与人相处——家长要做好榜样/143

让孩子学会理性沟通/148

技巧一:多采用“我+信息”的表达方式/149

技巧二:多和孩子一起讨论感受和情绪/151

技巧三:多关注对方的感受/153

技巧四:多询问与对方有关的问题/154

这样和孩子讨论校园欺凌/155

教会孩子善待别人/157

教孩子学习一些与人合作的技巧/159

信任他人/159

有责任感/160

懂得促进性互动/160

有良好的人际合作评估能力/160

有一定的协作技能/161

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162

引导孩子建立并维持友谊/164

教孩子成为欺凌事件的防卫者/165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168

教孩子做一个自信的人/170

远离那些对于反欺凌没有帮助的方法/173

【家长作业】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175

 

第七章 当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怎么办

孩子可能是欺凌者的信号/180

信号一:孩子参与了肢体冲突或语言争吵/183

信号二:孩子的朋友中有欺凌者/184

信号三:孩子越来越有侵略性/184

信号四:孩子常有来源不明的财物/185

信号五:习惯以消极的方式应对一切/186

信号六:缺乏安全感/186

信号七:缺乏共情能力或同情心/187

信号八:亲子关系不太好/187

一旦发现孩子是欺凌者,父母不要自乱阵脚/188

如何与孩子交流是关键/192

弄清孩子欺凌行为背后的原因/194

对症下药,改善孩子的行为方式/197

让孩子用友善的行为取代不友善的行为/197

教会孩子共情/198

提升孩子的自尊/198

教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能/199

反思家庭教育方式/199

通过适当的惩罚,让孩子科学认识自己的错误/200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201

带着孩子给受害者道歉/203

积极与学校合作,创建无欺凌的和谐校园/206

【家长作业】若孩子成了欺凌者,你知道该怎么办吗/207

 

第八章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助力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共情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社会情商的发展/210

什么是共情能力/213

共情能力的发展进程/216

心智理论的发展/219

如何促进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221

做有共情能力的家长/222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形成认知式共情)/225

帮助孩子认识他人的感受(发展情感式共情)/227

帮助孩子发展同情式共情/229

孩子在共情能力发展方面有困难怎么办/231

【家长作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234

 

第九章 与学校合力应对校园欺凌

配合学校打造无欺凌校园环境/236

安全和谐校园计划/239

如何说服学校开展反欺凌计划/242

【家长作业】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244


]]>
家庭教育 Fri, 14 Jun 2024 10:02:07 +0800
引领孩子度青春——“青苹果”少男少女课堂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yin-ling-hai-zi-du-qing-chun-qing-ping-guo-shao-nan-shao-nu-ke-tang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yin-ling-hai-zi-du-qing-chun-qing-ping-guo-shao-nan-shao-nu-ke-tang


作者:陈一筠 李黎红 主编          定价:4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78-8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适合人群:青春期孩子及家长,中小学老师


【编辑推荐】

接纳自己,拥抱花季青春

重视青春期身心变化,让青春不迷茫

珍惜青春友情,守护生命安全健康


【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苹果”家庭读书系列《引领孩子度青春——“青苹果”少男少女课堂》分册,主要介绍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健康、性健康、青春期友情、远离毒品艾滋病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青春期孩子从容度过青春期,健康、自信地迎接未来的美好人生。


【作者简介】

陈一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春期健康与情感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获国务院授予的“社会科学领域特殊贡献专家 ”荣誉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出版多部专著,主编《青苹果丛书》,其独到的学术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被社会各界人士广为接受和传播,深受广大女性、中青年读者和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的喜爱。

李黎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市工商管理继续教育创新团队成员,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长期从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及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工作。主讲家庭教育、家长课堂讲座,解答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困惑及大龄青年婚恋问题等;网络直播课程若干,受众十几万人。


【目录】

第1章 迎接人生花季 悦纳青春体貌

性发育——青春期到来的信号…003

青春期性发育的标志——三大“性征”变化…005

青春期身体其他方面的发育…010

 

第2章 注重青春期卫生 维护身心健康

女孩的青春期保健…023

男孩的青春期保健…035

维护青春健康美…039

心理健康很重要…044

 

第3章 科学认识性幻想 消除自责与焦虑

关于性幻想与性冲动…051

关于自慰…055

关于性取向迷茫…058

 

第4章 少男少女多交往 青春友情很宝贵

异性同学交往的四大功能…063

体验友情,求索爱情…088

初恋情结,为何令人刻骨铭心…101

 

第5章 守护生命安全健康 严防毒品艾滋病

拒绝烟酒,远离毒品…117

洁身自爱,严防性病…126

提高警惕,谨防性侵害…131

抵制色情垃圾,识破网络陷阱…136

 

结束语…143

]]>
家庭教育 Thu, 13 Jun 2024 11:08:58 +0800
解读青春密码——中小学生家长必备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jie-du-qing-chun-mi-ma-zhong-xiao-xue-sheng-jia-zhang-bi-bei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jie-du-qing-chun-mi-ma-zhong-xiao-xue-sheng-jia-zhang-bi-bei


作者:陈一筠 李黎红 主编          定价:4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72-6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适合人群:青春期孩子及家长,中小学老师


【编辑推荐】

全方位解读,掌握青春期知识

知晓孩子成长路上的需求

护航少男少女安全、健康成长


【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苹果”家庭读书系列《解读青春密码》分册,主要从青春期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交友、生命教育、亲子关系等方面,为家长及老师提供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指导,让家长和学校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作者简介】

陈一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青春期健康与情感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获国务院授予的“社会科学领域特殊贡献专家 ”荣誉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出版多部专著,主编《青苹果丛书》,其独到的学术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被社会各界人士广为接受和传播,深受广大女性、中青年读者和青少年及其家长们的喜爱。

李黎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市工商管理继续教育创新团队成员,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教师。长期从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及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工作。主讲家庭教育、家长课堂讲座,解答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困惑及大龄青年婚恋问题等;网络直播课程若干,受众十几万人。


【目录】

 

第1章 性和爱不神秘

青少年需要获得性知识…003

性与爱…006

性健康教育…009

 

第2章 人类怎样创造生命

人类的生殖系统…021

怀孕与生育…025

 

第3章 青春来临

青春体貌,男女有别…031

遗精与自慰…037

性感情的发育…043

 

第4章 青春期心理解密

青春期情绪…047

性感情发展“四部曲”…050

情感与冲动…055

 

第5章 呵护青春健康

关爱女孩…063

呵护男孩…073

维护青春美…076

心理健康更重要…079

 

第6章 给青春一片蓝天

渴望同伴交往…089

珍惜异性友情…093

爱情属于明天…099

不尝“青苹果”…109

 

第7章 男女平等不是口号

女孩比男孩笨吗…117

为何高中女生成绩易下降…120

性别教育要与时俱进…122

 

第8章 青春路上有险情

警惕“黄毒”污染…127

防范性侵害…129

 

第9章 珍爱生命

“生命杀手”艾滋病…137

毒品毁灭青春…151

 

第10章 亲子关系

父性教育、母性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161

恋父恋母情结及其危害…169

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176

]]>
家庭教育 Thu, 13 Jun 2024 11:04:32 +0800
教养的捷径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jiao-yang-de-jie-jing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jiao-yang-de-jie-jing


作者:董磊          定价:5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293-4         出版日期:2023年9月          适合人群:广大读者


【编辑推荐】

先选择,再努力。成为一名理性的家长,是帮助孩子成才的第一步。因为,家长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让经济学思想帮家长们拨开迷雾,用理性替代本能的直觉,以更高的认知层次指导家庭教育中的各种决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将来,你的孩子会为你今天的努力而感激、自豪。


【内容简介】

家长养育孩子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也需要做出很多决策。家长的每一个决定都对孩子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并最终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如同赛车手与领航员。人生的方向盘握在孩子自己手中,但在孩子尚未成年时,人生阅历更丰富的家长需要帮孩子指明方向。孩子能否实现梦想,既取决于孩子的速度,也取决于家长指出的方向。方向错了,速度越快,离目标越远。

如今的家庭教育,首先是家长认知格局的竞争,然后才是孩子努力的竞争。身为领航员的家长,责任巨大。所以,当家长花费巨大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学习驾驶技术时,自己也应该定期接受领航员的培训。逼孩子超前学习的家长们,不如爬上前辈智者已经搭建起的灯塔,从高处远眺孩子人生的跑道,帮他们思考一下每个弯道效率更高的入弯时机和角度。这条“高效”的路线,就是家庭教育中的“捷径”,是无数智者通过探索规划出的符合人性和经济学规律的“捷径”。


【作者简介】

董磊,1978年出生。国际关系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在读)。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讲师。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与数百名大学生深入交流学习、成长、升学考试、亲子沟通等方面的心得。一个有趣、有爱心、积极向上的16岁女孩的爸爸。她持续10多年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身体力行的育儿实践,催生了这本用经济学思想解读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跨界”新书。期待和更多家长一起成长。


【目录】

第 1 章 教育是一种投资

教育是孩子在投资,而非家长在投资/003

从经济学角度看棉花糖实验/007

如何培养孩子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力/012

如何不断提高孩子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力/017

 

第 2 章 家长的焦虑何以缓解

从宏观视角谈家长为什么焦虑/027

从微观视角谈家长为什么焦虑/034

从商业视角谈家长为什么焦虑/039

家长如何化解焦虑/045

快乐与教育能共存吗/049

 

第 3 章 优秀的孩子是夸大的

家长可以通过贿赂让孩子听话吗/055

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多鼓励、少表扬/061

像健身教练一样鼓励孩子/066

科学激励孩子的三个技巧/071

 

第 4 章 亲子沟通要“简单”

家长如何做,孩子更愿意沟通/079

家长如何做,亲子沟通更顺畅/085

亲子沟通的基础是无条件的爱/091

无所不能的亲子沟通法——非暴力沟通/097

 

第 5 章 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

培养孩子的高自尊,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105

利用“胜利者效应”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110

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吗/115

每个孩子都要接受生命教育/119

反溺爱——用抱负引导孩子进步/122

反溺爱——让孩子体验生活的成本/126

 

第 6 章 如何让孩子主动并高效完成作业

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业/133

陪孩子写作业要避开四大陷阱/139

 “陪孩子”写作业,不等于“陪写作业”/146

如何更“高级”地陪孩子写作业/152

 

第 7 章 如何让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游戏真的是“电子毒品”吗/161

为什么要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165

网络短视频是如何吞噬孩子的时间和心智的/170

网络短视频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175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电子产品/180

 

第 8 章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要多想一层

如何应对青春期与更年期的权力之争/187

如何让孩子更愿意与家长合作/192

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承担后果/197

 

第 9 章 孩子如何做到学习和娱乐两不误

孩子容易陷入怎样的学习“内卷”陷阱/207

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运动,是孩子高效学习的基础/213

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高效地学习/217

 

第 10 章 家庭和学校如何协作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常做错什么/227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231

后 记 致所有正在努力的家长/235

 

]]>
家庭教育 Thu, 13 Jun 2024 10:10:40 +0800
亲子共读中华家教经典名篇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qin-zi-gong-du-zhong-hua-jia-jiao-jing-dian-ming-pian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qin-zi-gong-du-zhong-hua-jia-jiao-jing-dian-ming-pian


作者:张能治 编译          定价:60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63-4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适合人群:幼儿及家长


【编辑推荐】

1、本书集结作者研究中国古代家教名篇多年的成果,将名家名篇一一收纳其中,内容丰富而厚重。

2、作者将各个家教经典分为名句、翻译、点评等结构,带领读者阅读和赏析古代家教中的经典,获得文化的滋养。

3、在国家十分强调家庭教育的今天,家长带领孩子共同阅读此书,沉浸在古人的育儿智慧里,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升文化修养。


【内容简介】

本书由15部中国古代家教经典名篇构成。每部名篇的编译大体分为三部分:作者及名篇简介;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该名篇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作者将中国古代家教经典名篇集结成册,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学习、研究,与亲子共读家庭教育名篇的宝藏之书。同时,本书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可供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教师、各级宣传、教育,妇联、共青团、关工委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家庭教育的人士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家庭教育学专业师生与家庭教育研究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张能治,广东汕头澄海人,教育学者,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共党员,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现任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格林教育文化有限公司顾问等。

作者始终致力于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推广,出版了《爱,让孩子快乐成长:e时代家庭教育真谛》《叩开孩子心扉的艺术:谈家庭教育那些事》《爱的期许:家庭教育及其他》《家庭教育智慧》等“爱的系列”教育著作九部。


【目录】

诸葛亮与《诫子书》

一、诸葛亮与《诫子书》简介 / 002

二、《诫子书》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003

三、《诫子书》原文 / 006

四、《诫子书》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07

 

欧阳修与《诲学说》

一、欧阳修与《诲学说》简介 / 010

二、《诲学说》翻译、注释及点评 / 011

三、《诲学说》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12

 

陶渊明与《与子俨等疏》

一、陶渊明与《与子俨等疏》简介 / 016

二、《与子俨等疏》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017

三、《与子俨等疏》原文 / 020

四、《与子俨等疏》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21

 

朱用纯与《朱柏庐治家格言》

一、朱用纯与《朱柏庐治家格言》简介 / 024

二、《朱柏庐治家格言》名句选编、翻译及注释 / 025

三、《朱柏庐治家格言》原文 / 035

四、《朱柏庐治家格言》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36

 

荀况与《荀子》

一、荀况与《荀子》简介 / 040

二、《荀子》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041

三、《劝学》全文 / 050

四、《荀子》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53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一、颜之推与《颜氏家训》简介 / 056

二、《颜氏家训》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057

三、《颜氏家训》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71

 

司马光与《温公家范》

一、司马光与《温公家范》简介 / 076

二、《温公家范》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077

三、《温公家范》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094

 

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

一、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简介 / 098

二、《曾国藩家书》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099

三、《曾国藩家书》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115

 

孔丘与《论语》

一、孔丘与《论语》简介 / 118

二、《论语》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120

三、《论语》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161

 

孟轲与《孟子》

一、孟轲与《孟子》简介 / 166

二、《孟子》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167

三、《孟子》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188

 

李耳与《道德经》

一、李耳与《道德经》简介 / 192

二、《道德经》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193

三、《道德经》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209

 

朱熹与《朱子家训》

一、朱熹与《朱子家训》简介 / 214

二、《朱子家训》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215

三、朱熹《朱子家训》原文 / 221

四、朱熹《朱子家训》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222

 

袁了凡与《了凡四训》

一、袁了凡与《了凡四训》简介 / 226

二、《了凡四训》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227

三、《了凡四训》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246

 

钱镠与《钱氏家训》

一、钱镠与《钱氏家训》简介 / 250

二、《钱氏家训》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251

三、《钱氏家训》原文 / 264

四、《钱氏家训》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266

 

《孝经》

一、《孝经》简介及作者 / 270

二、《孝经》名句选编、翻译、注释及点评 / 271

三、《孝经》的历史意义及现代价值 / 278

 

主要参考文献 / 280

后 记 / 282

]]>
家庭教育 Thu, 13 Jun 2024 09:56:05 +0800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gu-du-zheng-er-tong-qian-neng-zi-ran-hui-gui-fa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gu-du-zheng-er-tong-qian-neng-zi-ran-hui-gui-fa


作者:贺永红 贺胜 黄伊立 著          定价:5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55-9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适合人群:孤独症家庭、学者和相关人员


【编辑推荐】

1、国内首创,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新方法

2、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秉持科学的教育转化方法

3、针对家长和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4、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丛中笑 加拿大多伦多特伦特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莫威 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只要选对了方向和路线,你的孩子也一样能够接近或成为正常儿童!

这套丛书率先推进两册:第一册主要详述了该方法的核心过程,即潜能自然回归法——回归通道说,并首次披露了大量的实施诀窍;第二册以直奔主题的方式通过家长教师问答展示了相关各界对如何促使“星孩转正”的探讨,对家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剖析。


【作者简介】

贺永红,1957年出生,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2002年于北京大学进修心理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79年任小学教师,1996年调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任教。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中关注到孤独症这一群体,并在孤独症儿童社会化回归领域探索实践20余年,创立了独特的潜能自然回归法,康复转化了大批中轻度孤独症儿童回归学堂,甩掉了“影子老师”的陪读,并打破了终身干预的魔咒,创造了孤独症行业的奇迹!

曾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全脑潜能开发在孤独症社会化回归中的应用》论文获全国优秀奖。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全国优秀心理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等。

贺胜,1985年出生,本书主笔人,潜能自然回归法主要创立人。2004年获得由教育部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二等奖,并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创立“潜智树人”,投入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回归转化的研究,创立独特的方法体系,突出从潜能入手到能力的自然提升,以及康复的阶段性突破。2020年结合践行潜能自然回归法多年案例和经验总结起草本书。

黄伊立,1954年出生,本次丛书的执笔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成为《经济日报》十大最佳合资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评价方法著作权人。2004年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系主任、教授。2013年加入贺永红老师研发团队。现主研认知心理学与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


【内文试读】

对康复阶段性的总体介绍

康复阶段性的重要意义在于,孩子的康复过程一方面遵循“病去如抽丝”的道理,一方面也遵循“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飞跃”的道理。孩子的康复表面上看是在发生行为的变化,实质上是孩子原本紊乱的脑神经网络在发生变化。有核磁成像实验证明,孤独症(及谱系)儿童在婴幼儿期,由于敏感的神经类型导致各类繁杂的感官信息促使大脑局部脑区内部神经突触发育繁茂,并且激活了一些在此时不应该发育的认知功能脑区的发育,打乱了原本遗传设定好的“生理—认知”的功能发育顺序,即我们在前文提到的脑神经网络的紊乱现象。要想使孤独症(及谱系)儿童回归正常儿童,除了其他条件外,选择“从改善幼儿紊乱的脑神经网络”入手,是在看到被推行了几十年的传统强化干预训练法在实践中一筹莫展的结果后,创新者所选择的正确的技术路线;也是目前所有方法中,敢于给出将孤独症(及谱系)儿童完全教育转化为正常儿童的方法。

潜能自然回归法就是目前在这一正确的技术路线上获得成功的、效果突出的方法。它所创立的系列课程和活动,都是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找出其共性原因和着力点后,通过表现为康复阶段性的潜能自然回归通道,一步一步地积累并完成的。它可使孤独症(及谱系)儿童逐步接近正常孩子的脑神经网络,从而在行为上由量变到质变地改变特征,最终能够回到正常孩子中去。

大脑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构成了脑神经网络。这种连接,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简单的闭环回路式的,它在总体上是树形连接模式,同时又是道路网状和直通连接两种方式并行的,专业上称作拓扑型的连接模式。而且,在每一次的“动作—行为—认知”完成过程中和完成后,这种连接还会发生动态的改变。一是节省大脑的活动能量消耗,二是为下一次新的特殊需要的连接做好准备。“拓扑”是一个数学专业词汇,它带有超越三维空间的含义。举个简单形象的例子:

你将一张A4 打印纸沿边裁下来窄窄的一条,这条纸有A、B 两个面和四条边。当你把这条纸的首尾对粘在一起构成一个环时,有两种粘法:一种粘法是A 面对A 面,B 面对B 面。这时你用一个铅笔尖沿着A 面走,如果不越过纸条的边界的话,你是永远也不可能到达B 面的。另一种粘法是你把一端的A 面对着另一端的B 面粘在一起,此时你的笔尖不越过边界就能到达纸条的两面。这就是最简单的拓扑模型——莫比乌斯带。

也就是说,大脑工作时参与此项工作的各脑区的连接方式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简单立体闭环的,而是几乎没有边界、可直达又可以在脑区间或兴奋或抑制的多个脑区共同工作的模式。因此,它们被称作“全脑拓扑型连接工作模式”。

大脑这种全脑拓扑型连接工作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初产生的生理功能对应的脑区,是构成后来发育出的更为复杂生理功能——复杂认知功能的基础“元组件”。这部分基础脑区是被调用得最为频繁的脑区,但是在后来的复杂功能对应的脑区活动和兴奋期间,这部分基础脑区的活跃程度是不同的。它的每一次活跃都必然会消耗大脑的能量,所以它的活跃程度遵循最小功原理。一般情况下,它处于支持完成该项复杂功能所需的最低活跃程度区间内。从行为表现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同一个阶段内,最初出现的某个行为期,可能会时隐时现,或者总是处在领先的排队序列中。这是符合前文所述的,脑神经网络动态发生变化、构成新网络的内在变化逻辑关系的。在某一阶段内,在递进完成每一个复杂功能的某个期间,大脑各相关脑区之间的连接是树形的结构关系,而非简单线性关系。

在潜能自然回归法的实践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具有原则性的问题,即家长在家庭的角色和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不能混淆,不能相互替代。家长不仅不能像传统行为强化训练方法所提倡的要在家帮助增加对孩子的干预训练,也不能在看到孩子在我们的方法下有明显进步后,偷着在外边给孩子增加功能训练的其他课程。家长要逐步认识到,神经敏感型的孩子之所以走到今天,和家长的不当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要想将孩子转变为一个正常孩子,首先应该完成的是家长观念的转变!这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后面还会多次提到。


]]>
家庭教育 Thu, 28 Mar 2024 11:14:03 +0800
孤独症儿童潜能自然回归法操作指南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gu-du-zheng-er-tong-qian-neng-zi-ran-hui-gui-fa-cao-zuo-zhi-nan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gu-du-zheng-er-tong-qian-neng-zi-ran-hui-gui-fa-cao-zuo-zhi-nan


作者:贺永红 贺胜 黄伊立 著          定价:59.8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54-2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适合人群:孤独症家庭、学者和相关人员


【编辑推荐】

1、国内首创,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新方法

2、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秉持科学的教育转化方法

3、针对家长和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4、中国儿童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丛中笑 加拿大多伦多特伦特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莫威 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只要选对了方向和路线,你的孩子也一样能够接近或成为正常儿童!

这套丛书率先推进两册:第一册主要详述了该方法的核心过程,即潜能自然回归法——回归通道说,并首次披露了大量的实施诀窍;第二册以直奔主题的方式通过家长教师问答展示了相关各界对如何促使“星孩转正”的探讨,对家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剖析。


【作者简介】

贺永红,1957年出生,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2002年于北京大学进修心理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79年任小学教师,1996年调入北京第一实验小学任教。在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中关注到孤独症这一群体,并在孤独症儿童社会化回归领域探索实践20余年,创立了独特的潜能自然回归法,康复转化了大批中轻度孤独症儿童回归学堂,甩掉了“影子老师”的陪读,并打破了终身干预的魔咒,创造了孤独症行业的奇迹!

曾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全脑潜能开发在孤独症社会化回归中的应用》论文获全国优秀奖。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全国优秀心理工作者提名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等。

贺胜,1985年出生,本书主笔人,潜能自然回归法主要创立人。2004年获得由教育部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二等奖,并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创立“潜智树人”,投入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回归转化的研究,创立独特的方法体系,突出从潜能入手到能力的自然提升,以及康复的阶段性突破。2020年结合践行潜能自然回归法多年案例和经验总结起草本书。

黄伊立,1954年出生,本次丛书的执笔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成为《经济日报》十大最佳合资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评价方法著作权人。2004年成为澳门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系主任、教授。2013年加入贺永红老师研发团队。现主研认知心理学与孤独症儿童教育转化。


【内文试读】

根据什么原则和特征收治孩子?

有的家长问我:“贺老师,当那些已经被某些大医院、机构宣布需要‘终身干预’的、似乎已经没救的孩子被送来时,您是根据什么原则或特征判断可以收下他们?”

一般家长来之前都会带孩子去各大医院检查诊断,只要检查结果证明大脑不存在器质性的改变,即孩子不是脑瘫儿、唐氏儿,没有脑外伤引起的脑损伤,而且尽可能在“黄金窗口期”的年龄之内,我的基本判断是可以收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10 天的观察期,观察孩子是否属于我们可以帮到的范围;家长也是一样的,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我们的方法。

有的孩子第一次见我时,虽然表现为严重的孤独症的症状,不与我对视和交流,问他什么也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我和孩子妈妈的交流中,孩子知道我对他的解读很符合他的想法,我不像其他机构的老师一上来就否定他(敏感的孩子对家长在说他,全部都能理解)。孩子能判断“这个人不是恶意的”,他才逐渐地对我产生一丝的“好感”,用余光看着我,也看着他的妈妈,后来就躲在妈妈后边,同时在打量我身边的老师,他其实在揣摩老师“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偷看我一眼?他的眼睛亮了一下,他一直屏蔽你对他的信息输出,就怕你评判、教训他,就怕你对他进行训练,就怕你对他进行跟踪一套训练模式。那么他在躲避的同时,也在打量你。因为他看我对他并没有那样做,他要看这个人到底是恶的还是善的,这一瞬间,他大脑中情感控制是开启的。这一瞬间开启、判断完之后,马上又关闭了,这是因为:一方面他看我是善的,对他目前没有什么威胁;第二,“谁知道你是不是披着羊皮的狼,如果我这会儿就理你了,你接下来是不是又开始对我穷追不舍?”他们的内心其实不像常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在孩子看我的那一瞬间,我发现这个孩子的眼神中有灵性的闪现,一般情况我就当即决定“这个孩子是可以收的”。其实这就是交流,在这短暂的接触中,我发现孩子已经处于过度地保护自己,已经将自己“包裹”得太久了!也许这样发生在一瞬间的交流对接,就可能是孩子回归正常的一个契机,因为孩子也不愿意包裹、封闭自己,他十分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帮助他走出自我封闭。从后来的结果看,就因为这一眼,给这些孩子创造了一次回归正常的机会。

那些从眼神到语言任何交流都没有的孩子,是最严重的。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他妈妈跟我聊了得有40 多分钟,但他对我的态度是非常回避的,躲闪在妈妈后边,进了教室他就跑到旁边去,但是他又怕妈妈走了,所以他就在旁边能用余光看见他妈妈的地方,其实他余光也看得见我。最后,他躲在妈妈的身后瞄了我一眼,就在我和他对视的一瞬间,我看到他的眼神特别闪亮,就在那一瞬间——在之前我还不敢确定,就这一眼我

决定他是可以留下来的、“是可教的”,然后他妈妈就有点半信半疑。


]]>
家庭教育 Thu, 28 Mar 2024 11:10:22 +0800
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课堂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hai-zi-de-cheng-zhang-ye-shi-fu-mu-de-ke-tang //www.xvsexmovies.com/index.php/books/family/hai-zi-de-cheng-zhang-ye-shi-fu-mu-de-ke-tang


作者:〔韩〕李知妍/著   甘健/译          定价:59元          书号:ISBN 978-7-5127-2318-4          出版日期:2024年3月          适合人群:适龄儿童父母


【编辑推荐】

父母不但应该了解自己的内心,更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灵,学习跟孩子正确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通过学习和了解心灵,就可以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得到帮助。


【内容简介】

孩子与成人的学习、成长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也应该有很大的不同。真正心智成熟的父母,不会只想着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处理孩子的感受。有时候父母满腔的爱无法传达到孩子的内心,是因为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不懂得如何用心与孩子沟通。本书专门为想跟孩子沟通的父母提供实用的指导。全书以儿童心理学及“心智理论”知识为基础,不仅介绍了孩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代表的不同心境,以及洞察孩子心灵的关键,还介绍了父母如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准确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心意”,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以此建立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

李知妍,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发展心理学专业,以“青少年等级人际关系表象对愤怒控制的影响”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在中央大学和仁荷大学教授心理学概论,在首尔大学、中央大学、江原大学讲授发展心理学。在首尔大学心理科学研究院进行研究活动,在中央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讲授“婴幼儿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咨询与测量”等课程。著有《多数发展心理学》《园丁父母和木匠父母》《成人发展与衰老》《学习心理学》《社会人格发展》《韩国英儿发展研究》等作品。


【目录】

(点击图片可放大)

]]>
家庭教育 Wed, 27 Mar 2024 11:25:05 +0800